近年来,四川各级工会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抓手,以劳动技能竞赛为依托,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不断深化工匠级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力促全省职工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初步形成了培育四川工匠级人才队伍的良好生态。
一、多领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培训“强练兵”
省总工会不断优化四川省职工技能培训网上平台“工匠学院”,2021年围绕全省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产业体系,举办了以“川字号”劳务品牌、助力“双碳”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12大板块为主要内容的的全省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共计125个工种、超1.3万人参与省级决赛,带动超过100万人次参与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绵阳市总工会支持企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推进院校与京东方、汉能、惠科等高科技军民融合企业合作,鼓励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攀枝花市总工会依托三线精神劳模(工匠)研修学院,打造“短期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高等教育、集中培训+研学”融合的多元化成长平台,按照培训费用“市总工会承担70%+企业或县区工会配套30%”模式,培训职工1000余人。泸州老窖集团工会立足不同职工成长阶段,针对性实施青苗、战狼、帅才“三大工程”,健全完善职工从入职到骨干到领军人才的全过程、全链条培养体系。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工会坚持“培育”与“考评”两手抓,策划“师课双螺旋”主题兼职培训师培养与课程开发联动实施方案,加强电网调控运行、输电运检、电力营销、送变电施工、信息通信运维等8个专业41个工种培养及技能竞赛。东方锅炉公司工会持续开展年度公司“十佳工匠”“十佳劳务员工”推荐评比,举办电焊工、钻工、焊接机器人编程及操作等技能大赛运动会,择优选拔20名青年电焊工进行青工锻造计划、青工专项技能培训。
二、多渠道推进职工创新创效“搭平台”
省总工会发布省级“十佳”创新工作室创建标准,对新建的省级“十佳”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分别给予10万元、2万元补助,并在全省机电冶煤系统、建筑行业、电力行业指导成立了三个省级行业创新工作室联盟,为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目前,全省累计创建各类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4500余个,年均创新课题近2000项,创新成果近1700项,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节创经济效益超50亿元。全省各级工会根据省委工作部署,每年确定相应“五小”活动主题,2022年将围绕水电、风光发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产业,晶硅光伏、能源装备等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大数据、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清洁能源应用产业,深入开展全省职工“五小”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绿色低碳创新实践,着力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开展交流学习、成果推广转化等方式,建立健全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渠道通畅的职工创新创效体系,推动形成基础广泛、人才集聚、成果丰硕的创新创造局面。
三、多角度讲好劳模工匠故事“展风采”
省总工会实施工匠培育“百千万”计划,开展以“匠心筑梦、技能兴川”为主题的“寻找四川工匠”活动,先后3届选树四川工匠180人,示范带动各地开展“成都工匠”“甜城工匠”“酒城工匠”等各级工匠型技能人才培育选树活动,并围绕“五年产改路 四川看亮点”“匠星耀巴蜀 共筑中国梦”等主题,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会宣传等形式,大力讲好劳模故事、工匠故事。成都市总工会出台《礼遇“成都工匠”十条政策措施》,筹备主办《天府工匠》技能挑战大型融媒体节目,将从近1万人的省级劳模工匠及高技能人才标兵库中筛选推荐优秀技能人才参与录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激发奋斗的浓厚氛围。德阳市总工会成立劳模宣讲队,按照教育、卫生、农业、工业制造等不同类别,通过召开经验交流座谈会、专题培训会和劳模分享会等形式,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职工从先进典型身上汲取精神营养,提振建功立业的精气神。
(省总办公室、经济部,成都等市州总工会等)